“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便捷触达,“文明Yeah(夜)集”夜夜精彩,“江门读书日”每月浸润,“银龄手机助理”常在身边,DeepSeek培训走深走实……在江门,文明实践是一道有滋有味的“家常菜”。
“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
“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福星永照平安宅 好景常临康乐家”……从歌颂祖国“大家”的繁荣美丽文明,到期盼个人“小家”的健康顺遂安宁,江门“文明小屋”旁的空地上,一副副春联不仅透着浓浓的年味,也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这是今年年初,道德春联进万家活动在“文明小屋”举行的实况。
“文明小屋”是设置在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也是江门延伸文明实践触角,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的探索之一。
江门还同步推出“学习进行时”微课堂品牌,示范带动机关、事业单位和包括侨资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建设具有侨乡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基地,推动全面建成文明实践阵地,构筑便民服务圈。
江门恩平市开展“义务Yeah(夜)帮忙夜市。来往群众排队体验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治疗项目。
线下,“文明Yeah(夜)集”应运而生。
江门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Yeah(夜)集”项目,以“文明实践‘夜模式’,点亮城市‘夜精彩’”为主题,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开展“文明新Yeah(夜)校”“惠民Yeah(夜)演出”“义务Yeah(夜)帮忙”“快乐Yeah(夜)分享”四大主题活动。
“肩往下沉,腰立起来,节奏要跟上。”江门市少儿拉丁舞团舞蹈室内,伴随着音乐,在授课老师郭绮丽的带领下,形体步态公益课的学员们仿佛瞬间站上了模特T台。64岁的王阿姨身着一件碧蓝色旗袍裙,站在第一排中间,优雅又自信,“有了夜校,感觉自己又年轻了!”
伴随着音乐,形体步态公益课的学员们仿佛站上了模特T台。
线上,“文明实践慕课平台”全年无休。“指尖课堂”实现了文明实践“一地授课多地共享”的效能倍增和24小时“不打烊”、服务群众“零距离”效果变革。自2023年7月上线以来,“江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慕课平台”共发布转载信息文章超2000篇、视频类内容超700条,总浏览量超150万人次。
文明实践精准服务惠民生
江门常态化举办“书香五邑·江门读书日”活动,并将每月的28日定为“江门读书日”,让读书日活动由一年一次调整为每月一次,进一步拓宽全民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打造“书香味、学习范、创新型”文明城市。
对于城市而言,缩小精神文化需求差距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
对此,江门推行“3+X”菜单,即由市委宣传部发布一期推荐阅读书单、公布一次“您选书,我买单”项目成果单、举办一场形式多样的主题集中阅读活动,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开展名家分享会、亲子阅读、经典朗诵、流动书香车进乡村、图书漂流、征文大赛等特色鲜明的多样读书活动。
江门市新会区古琴入门公益课程。
对于农村而言,缩小精神文化需求差距要促进城乡文化均衡。
江门打造113家“无负今日”城市书房(农家书屋),尤其是把农家书屋与乡村旅游景点、民宿相结合,打造时尚的“无负今日”农家书房,让农家书屋有效运营的“难点”变成全民阅读的“亮点”。其中,开平市先锋天下粮仓书店“无负今日”书房以粮仓为主题设计书店主体,引入文创、茶饮等业态,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众多游客放下手机、拿起书本阅读。
侨乡特色文明实践“结对矩阵”
在各级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对帮扶基础上,江门建立“纵横结合”的结对帮扶机制,着力构建侨乡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对矩阵”。
构建“文明单位+文明实践”模式,江门推动全市873个文明单位与各级文明实践阵地结对共建,并开展共建活动超1500场。全国文明单位江门市税务局与鹤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建“税村共治”服务模式;全国文明单位江门海关联合开平市文明实践中心围绕国门生物安全知识科普主题,开展沉浸式、互动式科普学习体验活动。
构建“文化文艺+文明实践”模式,江门在省内首创实施“文艺结对文明实践阵地”新机制,12个市级、84个县(区)级文艺协会与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签约结对。
江门鹤山市“粤韵悠扬·经典永续”粤剧表演。
推出“合伙人+文明实践”模式,江门结对各方社会力量、民间团体、企业单位等资源,构建文明实践共建、共融、共享多维模式,形成人人参与文明实践、人人共享文明成果的浓厚氛围。其中,新会区推出“爱心琴房”“爱心义诊”“爱心文明驿站”“爱心电影院”“爱心夜市——百姓音乐会”等惠民项目,已开展系列活动达1295场,服务群众逾4.8万人次。
对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市民、志愿者、合伙人等,江门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颁发“优秀文明实践者”“优秀合伙人”等荣誉证书,并通过积分兑换等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发全民参与文明实践的热情。当文明实践从“独白”变成“交响”,将有越来越多的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再成为代言人乃至策划人。
供稿:广东省文明办 江门市文明办